2012年12月21日

【絮聒】We don't do it for free. We don't do it for a low price, either.

也許是因為在翻譯這圈子待了一段時間 (學翻譯一年 + 工作 1.5 年應該還不能算「長」),所以我不太能理解外行人對於翻譯的想像,這或者可以視為一種成長。

前幾天一位高中同學 (現任菸酒生) 問我要不要「賺外快」,說有朋友要翻譯一篇 52 頁的論文,內容是兒童教育,她們都不懂行情,不知道 3000 塊可不可以 (當然不可以啊傻 B!)。老實說我看到 "3000" 的瞬間非常惱火 (好險她不是當面告訴我這個「好康」,否則我的屎臉就要出來獻醜了啊~),但是不知道是職業病還是怎麼呢,我居然委婉拒絕了,並且用非常和善 (我想應該是啦,反正也看不到對方的表情......) 的語氣解釋我對這個 case 的看法。我說:52 頁的論文 (假設不含圖表) 的原文字數約略為 52 * 500 = 26000 字,譯者最低收費為 0.6 元/字 (對不起我的譯者朋友們不過這是敝社的起薪),所以這篇論文全文翻譯至少要 26000 * 0.6 = 15600 元。「如果翻譯的用途是要出版,這樣的價錢是合理的。但如果不是,或許可以考慮縮小翻譯範圍,或是採取其他的處理方式。」我這樣說。後來事情跟我料想的一樣,同學說報告是要交作業用的 (不過她沒說是怎樣的形式),也不用精準翻譯,請我建議「給別人的價錢」。(我不清楚她什麼意思啦,但我第一個想法是,她該不會覺得不用找那麼專業的人就不用付太多錢,想到這裡火又上來了 otz) 於是我繼續說,其中一個方法是挑重點翻,挑出來的地方一樣算 0.6 (再次剝削譯者),或是編譯 (請人全篇看完再寫中文摘要),但我覺得價格不會差太多。以從業人員 (連這四個字都出來了會不會太屁) 的觀點而言,敬業且專業的譯者並不多 (那妳還開 0.6 這種羞辱人的價格),合理的收費可以鼓勵譯者認真工作。後來她向我道謝,說她們都不懂,好險有問我的意見 (老實說我也是這樣想),然後話題結束。

這件事情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看。第一,翻譯應該是一件要認真看待的事情,像是實驗或上台報告那樣,都有一定的準備方法跟規範,對於品質也應該要求,不是有就好。外文系以外的很多老師都會把「翻譯」當成作業的一種形式,他們對翻譯的想法明顯跟我們不同,這種作業的目的在於逼學生把指定範圍都看完,但我覺得成效不彰,學生 (反正現在有 Google Translate) 跟老師 (看一堆爛譯文) 應該都很累吧。第二,很多人對於翻譯的需求不是很清楚,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翻譯。我想這是很多人想砍價的原因。如果只是想了解一篇文章的內容,而不是要完全照著體裁格式,甚至沒有正式用途 (公告、出版、申請文件) 的話,有時候其實不需要翻譯,找個人先看完然後摘要敘述就可以,但是這種做法就是看人喊價了。

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能需要語言服務,不只是翻譯。我覺得這就跟買東西一樣,總是要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,嫌貴卻無法分辨高級品跟劣質品的話,被坑/買到爛東西也只是剛好而已。

2012年12月17日

【絮聒】歸團手記


沉默了三個月,終於有點寫東西的心情。在這段時間裡,有很多事情起初總是希望趕快忘掉,但現在卻覺得需要保存下來,等我好了,才能看見現在自己努力的痕跡。

我想我的自尊心是很強的,而且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因此,我生命中最痛苦的時刻,就是自身價值崩潰的時候。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,不相信自己的能力,不相信自己的價值,這樣的我曾經出現過幾次,逼得我不得不斷尾求生。然而事後想想,這樣也好,失去尾巴比失去自我便宜多了。

在那段陰鬱的日子裡,多虧朋友們揭開我的盲點,為我匆忙蓋上的傷口清創。我往往大哭不能自己,哭完後卻彷若重獲新生。我和C去逛街,她與我分享向男友撒嬌的方式,我卻不知怎麼,想起前男友說的,對我是依賴多過喜歡。「我不是天生就這麼獨立好嗎?是因為我在乎你,我想給你依靠!結果你卻用這一點當成離開我的理由!」這樣的話語不斷在腦中迴盪,到最後我連C的話都聽不清,自顧自地哭了起來。

C說:「他為了離開妳,什麼話都說得出來。」再中肯不過。

後來我落入另一個魔障:覺得白等了他一年,自己像個笨蛋遭人利用。有時氣極了,五內如沸,怒氣卻無處可去,像個冒煙空轉的引擎。想了好長一段時間才領悟,該生氣該羞恥的人是他,我付出了一年,坦蕩理得,應該以自己為榮。

鑒於以後可能還會鑽牛角尖,我打算每次遇到問題都寫出來,作為釐清思緒的方式。這些文字雖然不華麗唯美,卻描寫了當下的心境。希望多年後的我若再重讀,也能感受同等的激動。

2012年8月6日

【音樂】韋禮安《有人在等》聽後心得(上)

創作歌手學長終於服完替代役又出第二張專輯了!雖然沒有像其他同學歌迷一樣早早預購,但也是發行當天就跑去唱片行買了熱騰騰的現貨回家,現在網購超商取貨是很方便沒錯,可是我還是比較喜歡衝去唱片行親自把 CD 帶回家的感覺 :P 


學長是很認真做音樂的人,大學的時候就參加詞曲創作社,系卡之夜也都會上台捧場(不過之夜好像都是演戲沒唱歌,系卡好像是計分的時候拱他上台唱歌殺時間 XDDDDD),以前也打過系籃(我剛好很妙地跑去當球經所以認識他 XD)私底下其實也很沒星味平易近人,出上一張專輯的時候我們還收集大家買的專輯堆在他宿舍給他簽名 XDDDDDD 不過這張發行之後他就真的是藝人了,雖然很希望他變很紅、帶給大家優質的音樂,但還是很懷念以前的素人時光 >///<


閒扯了兩段終於要引入正題了(汗)我想先大略分一下這張專輯的歌路:首先是市場導向的情歌(歌詞大剌剌地講愛來愛去的事情 XD)、中性情歌(沒有「愛」字但是看得出來在講感情)、敘事歌(完全跟感情無關)、怪誕可愛歌(不限題材)。用以上定義統計的話,市場導向情歌有《累》、《還是愛著你》、《還是會》
(3 首),中性情歌有《月球》、《心醉心碎》(好啦這首我不是很確定是不是市場導向)、《有人在等我》(3 首),敘事歌有《轟炸》、《印象派》、《We'll Never Know》(3 首),怪誕可愛歌則有《One More Try》(我聽華語 POP 十年來首位臺灣非 ABC/ABT 創作的英文歌!夠怪了吧!)跟《這不是愛情》(2 首)。啊......其實還滿平均的耶,市場導向的情歌好像也沒有特別多,但我有一種強烈的預感,這張專輯最熱門的歌應該是市場導向的情歌(昏倒),這麼說雖然有點對不起學長,畢竟自己的孩子不管美醜都是心頭肉(蛤?),但是上一張專輯最紅的《因為愛》其實是整張專輯最沒他風格的歌,聽說那首歌橫掃婚禮影片配樂,我真的傻眼了......


第一首歌《月球》擔負 intro 重任,清楚與主流音樂區隔,寧靜的前奏加上無線電處理的聲音,呼應歌詞的地、月對話。隨後樂句展開,民謠吉他加入小鼓跟絃樂,和諧交織流行音樂的電吉他與爵士鼓,一路延展至副歌,飽滿而不過份,偶爾還帶有一絲輕柔飄逸。韋禮安的聲音高亢處不尖銳而是悅耳,中低音很斯文溫柔,幾句高音拉長的地方幾乎跟配樂融為一體,對於以前沒聽過他音樂的人而言應該滿容易接受的。歌詞的感情很濃烈,搭配空靈的音樂好像埋進了很深的地方,但是感動絲毫不減。我最喜歡的是「笑著嚥下一絲酸/向地心逆流」這句,越來越弱的氣音引起的卻是強力的迴響。


接著《轟炸》就是滿強烈個人風格的歌曲,主歌以銅管、電吉他加上緊湊的重鼓點營造復古氛圍,令人想起 Michael Jackson 的年代(如果有人伴舞就更好了 XD),副歌整體比較現代美式 POP 搖滾的感覺,高音的真假音都加入不少力量。歌詞看起來像是在描述藝人跟媒體的緊張關係,媒體總是想出千奇百怪的問題問藝人,然後再竭盡心力斷章取義口誅筆伐,對於認真做音樂的人而言一定很累吧!


第三首《累》其實我聽得很累(喂),完全是一首市場導向愛來愛去的歌!(丟筆)從旋律到歌詞完全就是現下的情歌(連洗腦程度都一樣),不同的地方在於配樂比較單純,沒有加很多節奏跟其他樂器,韋禮安的聲音因而可以凸顯出來,斯文溫柔的唱腔想必可以打動不少以前沒在聽他歌的女性粉絲。有人說聽韋禮安唱歌很像在跟他談戀愛(我個人是沒有這種感覺啦 XD),我想是因為他唱歌很真摯聲音又很斯文的緣故吧!


前面提到《心醉心碎》是一首很難定義的歌:就歌詞而言算是多角戀悲傷歌(小三議題還是很夯 = 口 =),但是不像時下的流行歌寫得如喪考妣、呼天搶地,這首歌編曲跟演唱方式都冷冷的,電吉他跟大提琴都以低吟伴奏歌聲,間奏時才抒發感情。副歌理應是情緒奔放的地方,這首歌卻唱得很保留,更不要說其他段落常常以高音或低音的氣音吟唱結尾,也許最深沉的悲傷是唱不出來的,只能留予各人自己舔舐療癒。


《還是愛著你》是這次的主打歌,可能因為是新人的關係總是要端出一些符合大眾口味的菜(愛來愛去 again 的意味),跟《累》比起來,多用了鋼琴,副歌的節奏也稍微強了一點,但是韋禮安的聲音本來就比較斯文,這首聽起來反而沒什麼亮點,讓我們期待它進入 KTV 點播排行榜(被拖走


第六首《這不是愛情》乍聽之下很怪(是的我第一次聽時也是如此覺得,我對不起學長  otz),不過越聽越值得玩味,不管是曲風、演唱方式跟歌詞都很值得琢磨。兩段主歌的前兩句聽起來像是沒有旋律,只是上上下下的吟唱,凸顯第三句旋律的清新。副歌的歌詞「愛情不是鮮花水果 那種東西只適合拜神佛/任你燒香磕頭 愛情也不會輕易開花結果」巧妙轉換兩種情境,民謠吉他加上乾淨的鼓點搭配歌詞,塑造的是幽默而不是搞笑。不過主歌最後一句「客官這就是愛情 一杯 Latte 糖抽掉」一直讓我耿耿於懷,因為我一直在想,Latte 是牛奶加咖啡,去掉糖之後剩下的是苦味跟......奶味?(被圍毆

然後我真的忍不住要富堅了,不能跟身體和品質過不去~
最近應該有時間可以接下去的~


[To Be Continued]

2012年7月27日

【絮聒】罩門

雖然我是女生,但大部分時候我並不喜歡跟一大群女生或很「純粹」的女生在一起。我反而喜歡跟男生相處,這其中雖然有一點點的費洛蒙作祟,卻也是真的感覺和男生互動比較輕鬆。

女生。手牽手一起去上廁所的女生。以誇張表情表現害羞(但內心很爽)跟讚美(但內心很不屑)的女生。即使不認同其他成員也不表態的女生。還有表面和善但背後放箭的女生。這些人和我氣息不合,靠太近會不舒服,但我知道她們無時無刻都在,長伴左右,深埋記憶。

想起她們嬉笑怒罵的樣子,我突然回到了國中時代,那時候的我和好多「她們」互相傷害,雖然活過來了卻再也不想回去,現在看到青少年還是很尷尬。其實也沒有人逼我接觸「她們」,說到底可能是我太敏感的被害妄想,但那恐慌跟喘不過氣的感覺,卻是如此真實。

2012年7月22日

【絮聒】關於買東西這件事

我很喜歡買東西。

但是買東西之於我,不是捧著錢到店裡放下、東西拿了走人,這麼簡單。對我而言,除了生活基本必需品以外,每一筆消費都是一門課題。

很多時候只是腦子裡閃過某個關鍵字,好奇心便驅使手指搜尋結果,非要弄個水落石出不可,抱持著飢餓的心情閱讀部落格、討論區的文章。這時候也試驗了對於這個關鍵字的熱情程度:興趣不夠的話,看完二三十篇討論文章通常就頭暈眼花,只好投降。如果越看越有興趣,口袋裡的小朋友就探出頭來準備投奔別人的懷抱了,不知道該說是好還是不好。

進到店家之後尤其需要小心翼翼,開始工作以後,我不在乎買價位高的東西(當然前提是在可負擔的範圍之內),但很怕買到日後會後悔的東西,所以時常攻頂或跳級。既然把買東西當成一門課,當然不會便宜店家,掏錢出來以前還是要先攀談一番,順便驗證一下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整理的內容,提出不懂的問題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台北生活五年養成的防衛心,不會馬上亮出自己的底牌,買東西不說「買」而說「看」,就怕店家看準這傢伙口袋裡有錢,使出渾身解數要逼出來。老闆也有各行各色的人,有些人只是生意人,不一定有真正研究,只是想賺錢,也有些人是真正喜愛自己販賣的東西,價錢太低也不願意割愛。

隨著年紀增長,越來越能理解「交易」一詞,並不是老闆把東西賣給消費者,或消費者乖乖掏錢而已。在言談中印證自己所學、被老闆稱讚「其實你懂的不少嘛!」的時候,會生起小小的虛榮心,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,遇見拼命推銷但一問三不知的的店員時,也會偷偷在心裡打個叉,但其實我最希望遇見的還是願意分享知識的老闆,替我點亮研究之路上的明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