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30日

【買物】SurfAce Bikinis:穿比基尼運動吧!


SurfAce Bikinis

我不是很愛運動的人,近年來流行的慢跑或單車我沒什麼興趣,倒是對游泳重新燃起了熱情。小時候沒機會學游泳,只有偶爾在游泳池亂游、跟教練學幾招土法煉鋼,一直到去年才正式學會自由式,也達成了我想要「像慢跑一樣游泳」的小願望。(但是游 400 還是比跑 400 累太多了)

雖然我現在還不是很會游泳,也還有很多進步空間,但是達成這個目標還是讓我滿高興的。幫助我達成目標的功臣,除了充滿愛心與專業的教練以外,就是 SurfAce Bikinis 的泳衣。

我是偶然在網路上發現 SurfAce Bikinis 這個品牌的,一看之下驚為天人。SurfAce bikinis 是中山大學畢業生創立的衝浪比基尼品牌,創辦人 Eileen Carls 在瑞士長大,一直到大學才造訪母親的家鄉高雄,也因為就讀依山傍海的中山大學而開始衝浪。她的煩惱跟我(還有許多喜歡水上運動的女孩)一樣,就是台灣找不到適合衝浪且價格合理的泳衣,不是容易滑落或被沖開,就是價格太貴買不下手。於是她找了兩位合夥人一起創業,在2015年搭上群眾募資的風潮,順利完成了第一批泳衣。當初的團隊似乎只剩下 Eileen 在經營這個品牌,但隨著產品口碑擴散,加上她與新夥伴努力推廣女子衝浪與水上運動,SurfAce Bikinis 已經從網路品牌擴展到有試衣間的工作室,現在在台北也有配合販售的店家

SurfAce Bikinis 堅持使用環保纖維布料(記得是 PET 回收材質)製作泳衣,經典的背後交叉款式加上巧思設計,不管是衝浪還是滑水道都不會被沖開,下半身的 cheeky 設計(稍微挖空的三角褲,露出臀部的部分比較多一點)帶點小性感但不怕顯肉或走光,花色選擇更是多樣,有單色也有印花,不管是要性感、可愛還是清新,應有盡有。

新一代的 SurfAce Bikinis 除了最適合運動的薄襯(可自行更換內襯罩杯)以外,也新增了集中罩杯 (push-up) 的款式,但一樣適合運動,舒適度跟機能性不減。

 

新一代 SurfAce Bikinis 的單色與部分印花款式同步推出薄襯款與集中款,在不犧牲機能與舒適度的狀況下達到很不錯的視覺效果。(圖片來源:SurfAce Bikinis 官網)


我已經是第二次購買 SurfAce Bikinis 了,第一套是 2015 年中購買的 Dream-catcher(已停產):


圖片來源:SurfAce Bikinis 臉書粉絲頁

非常避重就輕的實穿照:


花蓮慕谷慕魚,忘記帶泳帽跟泳鏡真的超瞎,不過那時候我也還不太會游泳。感謝隆隆攝影師~


當時還沒有機會試穿,所以我是照著網站的尺寸表選的,上下身都是M,不過比基尼的心機就在於上身可以拿小一個尺寸,看起來才會有性感半罩的感覺,大家試穿的時候不妨試試看。另外,SurfAce Bikinis 的上下身是分開賣的,撞色或是印花+單色的搭配方法也都很好看!他們的粉絲頁跟 Instagram 頁面(硬是不講IGㄌㄩㄝ~)也有許多粉絲投稿的照片可參考。自信就是最好的造型,只要穿起來開心,怎麼搭都好看!

前一代的 SurfAce Bikinis 布料走紮實路線,新一代的 SurfAce Bikinis 布料則輕薄許多,穿起來更加服貼無負擔。我最近剛買了酒紅薄襯上衣+黑褲,一拿到手就穿去游泳,感覺就跟裸泳一樣舒服自然(講得好像裸泳過一樣),以前買過 SurfAce Bikinis 的人也不用擔心買太多,這次買絕對不會後悔。

身為一個看著 SurfAce Bikinis 長大(?)的網友,真的很高興看到這樣一個小品牌越走越精緻,品質與機能持續進步,不管是愛美的女孩,還是喜歡水上運動的女孩,都是非常好的消息,期待大家一起穿比基尼上山(?)下海甚至是進游泳池練習,享受運動與眾人的注目 XD




2017年9月12日

【生活】自製冷凍便當最佳實務,美味健康又友善環境


我偶爾有下廚做便當的習慣,因為住處的廚房十分好用,而且帶便當可以節省買午餐的時間,又不會吃到自己不喜歡的食物(我很挑食)或油膩/不健康的料理。說「偶爾」是因為我對料理的熱情是一陣一陣的XD 目前維持得還不錯,不會花太多時間而且也很好吃(自己講)所以想分享一下心得,以後複習也比較快上手。


器材:不鏽鋼便當盒、蒸飯箱

辦公室有蒸飯箱也有微波爐,但蒸飯箱一次可以蒸好幾十個便當,微波爐卻只能微波一個,蒸飯箱顯然是比較有效率的選擇。很多人擔心蒸飯箱會把飯菜蒸得蠟黃難看又沒味道,其實只要將蒸飯時間控制在1.5小時以內,就能吃到色香味俱全又熱騰騰的便當。例如我們辦公室的蒸飯箱固定9:30開機,11:45關機,大概10:30拿去蒸就可以了。最好用保冷袋攜帶便當以防食物變質,尤其夏天更是需要。

我個人喜歡雙層不鏽鋼便當盒,上層放兩樣菜,下層放飯跟肉。買的時候最好把便當盒拿出來比一比,有些款式的蓋子比較寬,可以墊著菜盤,一口飯一口菜配著吃很方便(純示意,非廣告)。

食材的挑選、料理與保存

多逛傳統市場,這點非常重要。就算只是四處逛逛看看也沒關係,同樣是賣蔬菜的可能就有很多家,可以挑揀一圈,觀察誰的菜比較新鮮,誰的菜都是本地的,誰的菜比較便宜,諸如此類。我自己喜歡新鮮、本地(台灣)的食材,好吃營養又環保(減少食物里程跟碳排量),價格只要不要太離譜我都能接受。以蘿蔔(根莖類蔬菜)為例,超市賣的大多都是洗乾淨、包裝好的蘿蔔,但傳統市場或許能看到帶著土的蘿蔔。根莖類蔬菜離開土壤之後讓表面留著一點土,可以減緩水分流失(煮起來更多汁好吃), 而且超市可能會因為成本考量而改賣進口的蘿蔔(通常是中國的),味道就不見得比本地產的好。超市很方便,但傳統市場也並不難入門,多一點點心思就能吃到更好的食物,而且能夠以實際行動支持本地的農產品。

帶便當的蔬菜通常是根莖類與菇類、豆類,因為這類蔬菜比較耐煮,重複加熱(蒸飯)也不會失去太多水分變得乾癟。但這不代表葉菜類或瓜果類就不能帶便當,只要控制水份與熟度,加上前面提到的蒸煮時間,一樣很好吃。葉菜類帶便當不能炒得太熟,看到蔬菜泛著油光就可以調味起鍋了,使用水炒法時也不要加太多水,用燜的將蔬菜燜熟。瓜果類(例如大黃瓜、番茄等)可以炒得軟一點,但一樣要注意控制水分,湯汁收乾一點再起鍋。

我喜歡多穀米,目前還沒吃膩過。多穀米煮之前有沒有泡都沒關係,內鍋1杯米加入1.2杯的水,外鍋加2杯水,電鍋跳起來後均勻攪拌再燜30分鐘。一開始打開電鍋時,會發現內鍋底部還有不少水,要盡量拌開,米粒才會圓潤Q彈。我最近喜歡加地瓜下去煮,只要把地瓜削皮切小塊(直徑不要超過10元硬幣)一起放進內鍋煮就好。

烹調肉類最好以肉塊(例如咖哩豬肉)、肉絲(例如蔥爆牛肉或黑胡椒豬柳)或絞肉(例如麻婆豆腐或打拋豬)為主,比較不影響口感。肉排進蒸飯箱通常都會變乾硬,除非選用霜降或小排等部位。但我個人的經驗,豬里肌還是比紐澳牛梅花好入口......

我現在固定在週六日某一天上市場買三人份的食材,然後立刻回家煮,煮熟放涼裝進便當盒冷凍,然後前一天移到冷藏室退冰。退冰時間一整天是最剛好的,今天出門前將明天的便當移到冷藏室,隔天要帶便當時就跟前一天煮好冷藏差不多,就不需要蒸太久。菜色規劃基本上是兩菜一肉,蔬菜類料理可以加入菇類或豆類,肉類料理也可以做燉煮類的大菜,多加點蔬菜或豆製品。我個人是還可以接受一週有三天午餐吃一樣的東西,而且同一道菜做三人份比做一人份輕鬆,也很能體驗烹飪的趣味。


食譜參考

除非心血來潮想吃某些奇怪的食物,不然我通常會參考Carol老師的食譜跟朋友做飯的照片,看看想吃哪些菜。現在資訊十分發達,Google一道菜名可能出現二三十種做法,可以多看看自己比較喜歡哪種味道。當然也不免有實驗失敗毀了下一週午餐的狀況,不過這也是一種學習,越吃會越知道下次該怎麼做。


祝大家自炊愉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