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樸中的鏗鏘
中國傳統戲曲以熱鬧的音樂與華麗的衣裳聞名,京劇動不動就齊德隆東強,台上角色鮮豔的臉譜與戲服令人眼花撩亂。然而《聊齋》卻一反傳統,三位演員(沒錯,全劇只有三位)全部身著白衣,唯一的樂器是古琴。全劇共分六段,每位演員分飾多角,有時是人有時是鬼,有時分不清陽間與陰間的界線,但每個角色的詮釋都絲絲入扣,旦角的身段細膩、唱腔美妙,敘事的「優」聲線時而厚實時而虛弱,可見功力深厚。捨去絲竹改用古琴,是導演的大膽嘗試,若喧鬧的絲竹鑼鼓與大亮的舞台訴說的是活人的悲歡離合,那麼《聊齋》的幽幽琴聲與明暗參半的燈光,就是要營造無垠幽冥中,人與鬼的哀愁吧!
台上的道具也是精簡的極致:兩張桌子、一張椅子、一架古琴、紅布黑布各一,演員們一邊演戲,一邊隨著劇情自然地搬動道具,轉換很流暢。
台上的道具也是精簡的極致:兩張桌子、一張椅子、一架古琴、紅布黑布各一,演員們一邊演戲,一邊隨著劇情自然地搬動道具,轉換很流暢。
戲服、布景與燈光都以最素樸的方式呈現,對演員與觀眾都是挑戰:演員必須以演技撐起整個舞台,觀眾必須全心聚焦在演員的表演。好在演員們都非常優秀,「優」一人分飾男女兩角,以及「旦」具有現代風格的水袖舞,我都看得目不轉睛,「琴」一邊彈琴一邊演戲,甚或邊彈邊唱,歌聲嘹亮動人。三位演員非常成功地撐起了 70 分鐘的表演。
真情沒有界線
表演開始前,兩位編劇上台向觀眾稍作介紹,提到整場表演沒有字幕,節目單附有劇本全文。表演結束後、劇後座談開始前,我聽見後面兩位戲曲科班生的討論,他們認為唱詞還是要有字幕,不然只聽懂部分,沒辦法完全融入角色的情感。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,只是覺得困惑,於是在劇後座談提問,問導演不打字幕是不是有特別的用意。導演回答:往年在國外推展戲曲藝術,外國人不懂中文,但仍然可以融入劇情、獲得感動,可見藝術的動人之處是超越語言的。把字幕打出來,觀眾就會急著讀字幕,無法專心欣賞表演。表演團隊希望觀眾享受當下的舞台呈現,若是有聽不懂的地方就先當成歌舞藝術,劇後再閱讀劇本,觀賞演出跟讀劇本也會有不同的感覺。
我覺得這是一項很大膽的嘗試。台灣觀眾太習慣字幕,看電影總是在爆梗之前就大笑,我高中的音樂老師也說,字幕讓我們的視覺領導聽覺,一旦沒了字幕,我們就惶惶然無所適從,失去了鑑賞的能力。《聊齋》以國語發音,沒有字幕其實也沒什麼關係,演員們咬字非常清楚,即便唱詞沒辦法每個字都聽懂,也能根據聽到的部分腦補整句的意思。我有先略讀劇本,大概知道劇情走向,而且我沒有很堅持每個字都要聽懂,所以還滿能沉浸在表演當中的。
我很喜歡編劇對這個問題的答覆:外國人不懂中文而仍然可以受戲曲感動,表示藝術是沒有界線的,正如《聊齋誌異》的精神,不論是人、是鬼、是妖,對於感情的執著都是一樣的,正是這份真情打動了讀者,也打動了觀眾。
老師的講評
演出團隊多是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戲曲組博士班的學生,也是資深的戲曲表演者,因此台下有不少觀眾是教授跟老前輩。在我提問之後,一位老先生發表意見,他認為古琴的聲音太媚(魅?)太陰柔了,也問演員們如何拿捏陰與陽的角色詮釋。他是導演兆欣的指導教授。擔任「優」的葉怡均老師表示她是從角色入手,以自己擅長的聲音藝術,詮釋生人與鬼魂的差異。至於劇本字句,未來會更加深入研究,他們會繼續嘗試凸顯這兩種氣質的表演方式。
這種師徒傳承的情誼我覺得很感動,老先生提出的問題我一開始聽不太懂,經過演員回答之後,我才發現這個問題雖然看來細微,但其實很重要,是影響劇作整體呈現的問題。我想這就是真正的絕頂高人吧!一兩句話就點到關鍵,對於優秀的學生非常有用。
結語
我看過幾場京劇表演,配樂熱熱鬧鬧,演員風風火火,唱到高潮處台下觀眾會拍手大喊「好啊!」的那種。相較之下,《聊齋》是脫胎換骨的嘗試,令我想起不甘於《天鵝湖》或《胡桃鉗》,開創現代舞派的優秀舞者。傳統戲曲與《聊齋誌異》我們已經再熟悉不過,《聊齋》取其精華元素重新組構,加入現代的燈光運用,成就一場嶄新精緻的作品。
以食物比喻,宮保雞丁跟麻婆豆腐都是我們吃慣了的名菜,今天有一群優秀的新銳廚師取了其中幾樣食材,做出一道無國界料理,做法精緻、口味清淡,但是餘味無窮。是的,《聊齋》就是這樣的一道好菜,輕食的規模,懷石的美味。
我看過幾場京劇表演,配樂熱熱鬧鬧,演員風風火火,唱到高潮處台下觀眾會拍手大喊「好啊!」的那種。相較之下,《聊齋》是脫胎換骨的嘗試,令我想起不甘於《天鵝湖》或《胡桃鉗》,開創現代舞派的優秀舞者。傳統戲曲與《聊齋誌異》我們已經再熟悉不過,《聊齋》取其精華元素重新組構,加入現代的燈光運用,成就一場嶄新精緻的作品。
以食物比喻,宮保雞丁跟麻婆豆腐都是我們吃慣了的名菜,今天有一群優秀的新銳廚師取了其中幾樣食材,做出一道無國界料理,做法精緻、口味清淡,但是餘味無窮。是的,《聊齋》就是這樣的一道好菜,輕食的規模,懷石的美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