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0月28日

2018葡萄牙遊記(三):里斯本手沖咖啡店家 Fábrica Coffee Roasters、Cafés Copenhagen Lab


在異鄉喝到熟悉的手沖咖啡感覺真的很棒~


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造訪葡萄牙的時候,飯後想來杯冰咖啡,但是葡萄牙人不喝冰咖啡,只有熱的濃縮咖啡,於是男友跟店家點了「咖啡加冰塊」(café com gelo),然後上桌的是一杯熱濃縮加上一個裝兩顆冰塊的玻璃杯:


都已經把冰塊放進玻璃杯了為什麼不把咖啡順便倒進去啦XDDDD


我在台灣其實很少喝濃縮咖啡,都是手沖居多,葡萄牙的濃縮咖啡我還能接受(前提是把一整包糖加進去然後配蛋塔),但不免會懷念手沖咖啡的酸香味。第三波咖啡風潮在葡萄牙稍微有點勢力,但還是不像台北這麼盛行(明明他們還比較靠近北歐吼),街頭巷尾的咖啡店主要還是供應義式咖啡、葡萄牙特有的咖啡牛奶(galão),還有abatanado(就是我們的「熱美式」但他們不叫americano)。喜歡手沖咖啡而且有計劃造訪葡萄牙的朋友,建議前往兩間有名的手沖咖啡店 —— Fábrica Coffee Roasters與Cafés Copenhagen Lab。


Fábrica Coffee Roasters


看工作台就知道他們真的很專業!
坐在旁邊的沙發可以看到咖啡師認真泡咖啡的帥勁


Fábrica Coffee Roasters在葡萄牙已經有3家店,其中2家位於里斯本,1家位於波爾圖。除了手沖以外,店裡也賣義式咖啡與麵包甜點,不過我們是專程為了手沖咖啡而來,而且剛吃飽,就只點手沖咖啡。這裡手沖很棒的一點是可以選不同器材,有Hario V60跟Chemex可以選,咖啡豆則多以非洲豆為主,我點了盧安達用chemex沖,順便懷念一下搬家時被我賣掉的chemex。咖啡風味很不錯,果酸味比較柔和,而且多了點甜味。

既然取名Coffee Roasters,店裡當然也有烘豆機,也有販售整包的咖啡豆。店裡後面還有個展示空間,賣咖啡器材也賣托特包跟Tshirt等周邊商品XD。這家店在里斯本似乎真的滿有名的!


貨架上有許多不同風味的咖啡豆
另一側的貨架則陳列了各種咖啡器材
正中間是帽子、托特包跟Tshirt XD


對了,大家不用擔心語言不通的問題喔,店裡有會說英文的店員,而且對咖啡的愛好是無國界的,只要耐心溝通一定能成功XD



Cafés Copenhagen Lab
官方網站(英文)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phcoffeelab/
粉絲頁(英文/丹麥文)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phcoffeelab/


鄰近著名景點女賊市集(Feira da Ladra)的Campo Santa Clara分店
天氣熱加上遊客多,店裡完全客滿,排隊排到店外面


Cafés Copenhagen Lab總店位於丹麥哥本哈根(從名字應該看得出來哈),但光是在里斯本就有4家店(!)而且幾乎都開在舊城區,我只去過其中一家,從這家店大排長龍的狀況看來觀光客的生意應該滿好做,他們應該做得不錯。老實說我在台灣也沒朝聖過所謂的北歐風咖啡館,反倒是在里斯本才體驗,但可以理解為什麼這種店受歡迎,簡單清爽的風格不管是文青或一般人都還滿容易接受的吧。



店裡一樣有販售咖啡豆跟器材
坐在這裡看書的人跟臺北窩咖啡館的人好像啊 XD


因為當天人太多,我們點了手沖咖啡外帶,到咖啡店附近的公園裡喝。Cafés Copenhagen Lab的咖啡豆選擇比Fábrica Coffee Roasters少一點,也不能自選器材,但等候外帶的櫃檯離手沖工作台超近,可以仔細觀察店員沖咖啡的樣子。我忘了我點什麼咖啡豆了(應該是肯亞之類的),只記得味道滿不錯的,而且坐在公園也很舒服。推薦造訪歐洲的朋友們有機會多坐在戶外,最能享受歐洲人對於生活的態度。


咖啡店的外觀
剛好有人在店外擺攤賣古物所以看起來有點雜
但我就喜歡里斯本這種隨性感


喝了里斯本兩大名店咖啡館的感想是,兩間都不錯,但我私心喜歡Fábrica Coffee Roasters多一點,是適合認真喝咖啡的好地方。造訪里斯本的朋友如果犯了手沖咖啡癮,不妨到這兩家店解解饞。

2018年10月10日

2018葡萄牙遊記(二):里斯本蛋塔三雄大車拼!Pastéis de Belém, Confeitaria Nacional, Manteigaria


看來看去還是2017年拍的這張蛋塔照比較好用
雖然Pastéis de Belém並不是我最愛的蛋塔店
欲知詳情,請耐心往下看XD


很多台灣人或許對葡萄牙不熟悉,但大多都知道「葡式蛋撻」,在台灣能吃到的葡式蛋撻通常都是從澳門傳來的做法,比如說肯德基的蛋撻配方來自於澳門蛋撻名店「瑪嘉烈」,許多人到澳門旅行的時候也都會到另一家名店「安德魯」吃蛋撻。(瑪嘉烈跟安德魯原本是夫妻,但後來離婚,瑪嘉烈就帶著配方自立門戶,後來也把技術傳授給肯德基。)

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,雖然名字中有「葡式」兩個字,但澳門的蛋撻與正宗的葡式蛋塔 —— Pastéis de Nata(字面上的意思是「鮮奶油甜點」"pastry of cream")配方很不一樣,口感也大不相同,而且改造蛋撻食譜的安德魯(也就是上一段的澳門蛋撻店老闆)是英國人。以我自己吃過的經驗而言,葡萄牙蛋塔的內餡是卡士達醬,外皮酥脆且有很多層次;相較之下,台灣肯德基的蛋撻內餡則是布丁口感,塔皮比較有韌性。

葡萄牙的街頭巷尾充斥著小咖啡店,這些咖啡店不只供應飲料,也供應甜鹹點心,每一家咖啡店都會供應蛋塔,但各家的配方不同,內餡的甜度、稠度與份量,以及塔皮的厚薄與酥脆程度也不太一樣。首都里斯本則有三家最知名的蛋塔店,不只當地人喜歡造訪,也吸引超多觀光客排隊,他們分別是貝倫蛋塔(Pastéis de Belém)、國家烘焙坊(Confeitaria Nacional)以及奶油甜點店(Manteigaria),以下將一一介紹。


貝倫蛋塔(Pastéis de Belém)


官網(英文):http://pasteisdebelem.pt/en/
桌上都備有糖粉罐跟肉桂粉罐,可以自行添加~


貝倫蛋塔創建於1837年,據說他們的配方來自於修道院的僧侶(也吃太好了!),1834年葡萄牙政府下令所有僧侶與修女搬離修道院,原本住在傑洛尼莫修道院(Monsteiro Jerónimos)的僧侶只好住進旁邊的建築(原本是一間製糖工廠),製作蛋塔營生。修道院一帶鄰近貝倫塔(Torre de Belém),許多來往的旅客都會造訪貝倫蛋塔,也讓它的名聲越傳越遠。現在這一帶已經納入世界遺產,吸引世界各地的觀光客,貝倫蛋塔當然也高朋滿座、大排長龍。

嚴格來說,貝倫蛋塔跟一般葡式蛋塔是不一樣的,貝倫蛋塔的塔皮比一般蛋塔薄而且有層次,內餡的蛋也用得比較多(但我目前還分不出來,這是男友跟我說的XD),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是,Pastéis de Belém是註冊商標,其他店家就算做出一樣的蛋塔也不能用這個名字,只能用Pastéis de Nata。

貝倫蛋塔不只能外帶,也能內用,而且我非常推薦內用,店裡是19世紀的大宅改建,座位非常多,還有冷氣XD。避開下午茶時間的話內用不需要排隊,可以悠閒地吃還可以隨意加點,結帳前再請店家打包蛋塔一起帶走,超級完美。


國家烘焙坊(Confeitaria Nacional)


葡萄牙人三餐飯後一定要來一杯濃縮咖啡,早餐跟下午茶都少不了蛋塔


國家烘焙坊位於里斯本舊市區的無花果廣場(Praça da Figueria)周邊,創立於1829年,據說是里斯本最老的點心店,也曾經為葡萄牙王室供應甜點(說「曾經」是因為葡萄牙王室於1910年被推翻,現在是共和國體制)。相較於人聲鼎沸的貝倫蛋塔,國家烘焙坊的人潮沒那麼多,但是美味程度不相上下。如果有安排舊市區的行程,我非常推薦到這裡坐下喝杯咖啡、吃個蛋塔,順便欣賞店裡從1829年維持至今的美麗裝潢,享受穿越時空的感覺。



偶然得到一個店裡沒人的空檔拍下這張照片,真的很幸運
個人覺得店裡的氣氛跟蛋塔同樣值得造訪


國家烘焙坊的蛋塔皮超級薄脆,內餡是滿滿的卡士達醬,甜度我個人覺得剛好、不會太甜(相較於其他爆炸甜的葡式甜點而言),直接吃或是配咖啡都很適合。我永遠不會忘記咬下蛋塔的瞬間,酥脆的聲音讓我的腦袋一片空白,回神之後的第一個想法是:這蛋塔也太好吃了吧!可惜那時候我們趕著去吃晚餐,沒想到要打包,不然隔天早餐就可以繼續吃了。



奶油甜點店(Manteigaria)


排隊的人潮太可怕,想趕快吃完趕快走,結果來不及拍其他照片
請參考臉書粉絲頁獲得更多訊息(喂)


奶油甜點店位於里斯本舊市區另一邊,Chiado區的賈梅士廣場(Praça Lúis de Camões),跟國家烘焙坊一樣位於超過百年的典雅老店面一樓,但是奶油甜點店的店面很小,沒有座位,內用只能站著吃,而且要先結帳。店裡的裝潢十分新穎現代,可以透過玻璃觀賞蛋塔製作的過程。

跟前兩家店比起來,奶油甜點店的塔皮稍微厚一點,也比較不脆,但是卡士達醬裝得非常滿,一口咬下幾乎會爆漿的程度。甜度應該是葡萄牙甜點的正常甜度(對我來說有點太甜),搭配飲料比較不膩。



看完這三家店的介紹,應該可以很明顯感覺到我對國家烘焙坊的愛吧XD
不管大家有沒有吃過澳門的蛋撻,都非常推薦造訪這三家店,試試不同的口味
或許會跟我有不一樣的心得~


2018年9月22日

2018葡萄牙遊記(一):異國情調的極致 —— Monserrate


Park and Palace of Monserrate 蒙瑟拉特宮


蒙瑟拉特宮(Monserrate)位於里斯本近郊的辛特拉山區(Sintra),以蒙兀兒建築風格(Mongul,著名的代表是泰姬瑪哈陵)與寬闊而精心規劃的花園而知名。辛特拉山區擁有各種奇形絕美的建築園林,雕琢精巧的蒙瑟拉特宮跟觀光熱點佩納宮(Palacio Nacional de Pena)、雷加萊拉宮(Quinta da Regaleira)比起來絕不遜色,而且人潮沒那麼多,很推薦建築愛好者參觀。


1:100的宮殿模型
圓盤狀的屋頂很有亞洲風格,子彈型的窗戶則是哥德式建築,圓頂與排柱是羅馬風格


蒙瑟拉特宮的主人是英國富商法蘭西斯·庫克爵士(Sir Francis Cook),他的事業版圖橫跨歐洲與中東,曾經是英國最有錢的人之一,在英國與葡萄牙都獲封爵位。他在1863年買下土地興建蒙瑟拉特宮,作為避暑宅邸,這裡也曾經陳列他豐富的藝術收藏。蒙瑟拉特宮揉合歐亞的建築風格,想必反映了他的成功經歷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,庫克家族的財務狀況受到影響,最後決定出售蒙瑟拉特宮,但世界經濟進入蕭條,幾經波折才由葡萄牙政府買下。蒙瑟拉特宮收歸國有後,在1978年被指定為公共財(由政府維護管理),2000年辛特拉山區被指定為世界遺產,葡萄牙政府成立了辛特拉公園月山管理處(Parques de Sintra-Monte da Lua),負責辛特拉山區大型莊園的維護管理,蒙瑟拉特宮也在其中。

我們造訪蒙瑟拉特宮時,部分建築正在整修,但光是開放參觀的部分就美得令人屏息,以下就請大家欣賞照片囉。



一樓中庭的噴泉,四面八方都以大理石雕花裝飾



從中庭往上拍,每一層樓的雕花樣式都不同



通往其他房間的通道也充滿了大理石雕花
粉紅色的柱子不知道是哪一種石材,色彩斑斕十分美麗
(請忽略我的怪表情XD)



牆壁上也有精細的浮雕



走道盡頭(也就是模型上的圓柱體建築)的「音樂廳」
房間裡有一架史坦威鋼琴,樑柱上還有將各種樂器神化的希臘羅馬風格半身像



音樂廳的圓頂,一樣是大理石的鏤空與浮雕
工匠的手藝令人讚嘆



書房牆壁以前陳列的是庫克爵士父子的畫像,不過我們參觀時已經換成阿拉伯兵器
除了玻璃窗以外,所有牆壁都嵌上了書櫃,書房正中央還有巨大的書桌(羨慕)
書櫃上亮亮的是用金漆描繪的百合徽章圖案



廚房陳列了當時使用的廚具,幾乎都是銅器
當時的爐子應該還是吃木柴或煤



從二樓往上拍中庭的圓頂,可看到更多細節



從二樓往下拍中庭的噴泉



從一樓的觀景台往外拍花園
廣闊的草原跟森林一眼望去心情超好
很像真善美之類的電影場景 XD



從草原的另一頭(上一張照片中的小徑)回望蒙瑟拉特宮
建築物真的很美,坐在草地上也很舒服


沿著小徑往下走的花園設計精巧而且有專人維護,有聚集珍稀品種的玫瑰園,也有熱帶風情的多肉植物園,還有個池塘,不過我們逛得太專心就忘記拍照了XD 總之這裡是個適合待上一天的美麗景點!



2018年4月21日

2017葡萄牙遊記(五):飲食篇

葡萄牙的飲食風格很平實親切,但烹調並不馬虎,不管是前菜、主菜、甜點、咖啡都有許多選擇,著名的食材鱈魚乾(bacalhau)更據說有超過1000種烹調方式。大西洋的冷冽海流帶來特別美味的海鮮,伊比利半島的黑豬肉也十分鮮美,加上每餐必搭配的炸薯條或薯片,只怕吃太撐不怕吃不飽。

葡萄牙的咖啡文化也很有意思,街上隨處可見販售麵包與傳統小點的咖啡店,點一杯濃縮咖啡、幾樣小點,就能當作早餐或下午茶。咖啡是義式濃縮黑咖啡,當地人習慣加一大包糖,或是一大杯牛奶;小點心則甜鹹都有,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蛋塔(pastel de nata),不只風靡世界,連當地人也非常喜歡。

來到葡萄牙不能不喝酒,事實上葡萄牙的葡萄酒品質非常好,不輸給鄰近的法國與西班牙(產區介紹請見Wines of Portugal網站)。除了一般的葡萄酒以外,也有所謂的"enhanced wine",也就是在釀造過程中加入烈酒中止發酵,保持甜度並增加酒精度,例如知名的波特酒(Port wine)與馬德拉酒(Madeira wine)。



前菜:麵包、醃漬橄欖、起司與其他小菜

葡萄牙餐廳的餐前麵包是免費供應的,通常在點完菜後由侍者端上桌,較高價的餐廳可能會直接放在桌上;麵包超級鬆軟不油膩,而且很有味道(有加鹽),不像台灣會先抹醬烤過再上桌,客人可以加點起司或抹醬自己搭配。

起司跟抹醬有太多選擇了,而且各自有不同的強烈風味,例如整團包好的圓盤型起司通常味道就很重。如果不習慣起司味的話可以先嘗試新鮮起司(Queijo Fresco),保留的水分相對多,適合當抹醬,而且發酵時間短,味道很清淡。抹醬大部份是魚類做的,可先從鮪魚開始嘗試,有點像台灣的海底雞,但質地較細緻、魚味稍重。

跟麵包一起上的還有醃漬橄欖,沒錯就是披薩或義式料理會加的橄欖,不過這裏的吃法十分豪邁,是整顆吃!因此葡萄牙有一種特製的盤子專門拿來裝醃漬橄欖,特別隔出一個小空間,吃完果肉可以把核放在裡面。


葡萄牙的醃漬橄欖果肉飽滿,味道也不太苦,但要記得把核吐在碟子旁邊的小空間裡
Queijo Fresco吃法是從罐子裡倒出來用刀子切小塊配著吃(倒出來是圓筒狀)


在觀光區或稍微高價的餐廳,桌上除了麵包(免費)、橄欖(免費)、起司與抹醬(付費)以外,可能還會放上小菜(付費),但侍者通常不會主動告知「吃了要收錢」。曾有觀光客在TripAdvisor網站抱怨某餐廳把小菜放在桌上,客人以為不用錢便吃了,結帳時才發現要付費,好像被當肥羊宰了,我只能說這是文化與溝通問題吧,我個人覺得某些小菜味道還滿不錯的,我也不介意多花點錢吃美食,但或許有些人對開支特別在意,那麼就謹慎一點,請侍者把要加價的東西都收走。


里斯本市區著名的中世紀主題啤酒餐廳Cerveja Trinidad桌上擺好的食物們
左邊的小點(炸鱈魚丸與可樂餅,稍後會介紹)與中間的起司與抹醬都要付費
味道很不錯,但光是吃免費的麵包就能吃到撐了


想吃前菜但桌上沒有放的話,也可以看菜單點菜,畢竟前菜是西餐文化很重要的一環。



主菜:鱈魚、豬肉、其他海鮮與肉類

鱈魚馬鈴薯炒蛋(Bacalhau a Brás)
鱈魚(bacalhau)是葡萄牙的國民食材,據說有1000種以上的烹調方式,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這道Bacalhau a Brás了,不過他字面上的意思是「用Brás方法烹調的鱈魚」,而Brás又是葡文常見的姓氏,所以也不知道為什麼叫這個名字XD

這道菜的做法是把馬鈴薯刨絲,加入鱈魚絲、洋蔥與大量橄欖油拌炒,起鍋前再加入雞蛋均勻攪拌。吃的時候直接吃,吃到見底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多橄欖油,當地人會拿麵包沾著吃。


別看這個「碗」好像很小,其實是個很深的小鍋子,而且食物堆得像一座小山
兩個人分食一道菜再搭配前菜、甜點、麵包起司等就飽了


禽肉香腸(Alheira)
葡萄牙的香腸類食品有好幾種,不過最特別的應該是禽肉香腸(Alheira),內餡沒有豬肉,只用雞、鴨等禽肉製作。切開會發現裡面的「肉」是泥狀的,讓我花了一點時間才敢吃,不過味道沒什麼奇怪的,就像比較清淡的熱狗。

不過這種食物其實背負了沉重的歷史。葡萄牙曾經是許多民族的居住地,又經歷過穆斯林(摩爾人)統治,後來北方的葡王一路往南進攻「收復失土」。國家統一之後,先是「勸誡」異教徒改信天主教,接著展開大規模的宗教審判(the Inquisition)。猶太教徒與穆斯林不能吃豬肉,自然首當其衝,於是他們做出了這種香腸掛在門上風乾,躲避查緝。

聊完沉重的主菜,來看看令人雀躍的配菜好了 XD 葡萄牙料理的配餐通常是非常大量的現炸薯條或薯片,一般來說薯條的份量都是把長型的主菜盤鋪滿!身為馬鈴薯腦粉的我龍心大悅!如果不喜歡薯條應該也可以換成飯,不過這裡在地的飯比較乾硬,不像台灣的軟Q,建議搭配有醬料的主菜會比較適合。


這裡的青菜類真的不多,頂多就是像這個令人面有菜色的川燙菠菜,或是生菜沙拉


葡式牛排(Bife a Portuguesa)
牛排上面覆蓋著葡式火腿,淋上牛排醬,再放滿現炸薯片。牛排醬是現做的,利用煎牛排的油脂加入黃芥末與酒類(紅酒或啤酒)。醬汁跟葡式火腿的味道都很濃郁,牛排反而變成配角的感覺,然後因為味道很濃所以要一直配薯片,但風味真的很特別,值得嘗試。 


不管是視覺上或味覺上都令人震撼的一道料理


葡式海鮮飯(Arroz de Marisco)
葡式料理號稱是「平民料理」,大部份的餐廳都走豪邁路線,食物份量超大、用料很有誠意,調味偏重,跟台灣某些小吃或傳統料理一樣,是順應勞力工作者生活習慣衍生出的飲食風格。在眾多菜餚當中,我覺得葡式海鮮飯完全體現了平民料理的特色。這道菜把蝦子、螃蟹、貝類跟魚類通通丟進鍋裡跟大蒜、番茄還有香料一起煮,每一口都是滿滿的海味。


份量超!大!兩個男的一起吃還不見得吃得完
不過好在葡萄牙沒有「浪費食物會下地獄」的說法
我們也特別跟老闆說,真的很好吃,只是我們食量不大


烤魚
其實這應該算是漁夫料理,我們是在里斯本近郊的海灘度假小鎮Sesimbra吃的。Sesimbra最初是個漁村,即使現在旅遊業發達,但當地居民還保留出海捕魚的習慣,在這裏的餐廳也能看到漁夫快手料理漁獲。在葡萄牙點魚跟在台灣點一樣難,因為魚總是有各種奇怪的名字,不過隨意亂點的結果還不錯,便宜、新鮮又美味。漁夫烤魚只加鹽不加其他東西,但光是魚本身的鮮味就讓人難以忘懷。


不同於一般西餐將魚去頭去尾去皮只剩下魚片,地中海地區料理魚類十分隨意
但我認為這樣的處理方式才自然,而且很親切XD


白酒炒蛤蜊(Amêijoas à Bulhão Pato)
白酒炒蛤蜊我們也是在Sesimbra吃的,當時以為這只是漁夫料理,不過這其實也是國民美食。新鮮的蛤蜊用橄欖油煮熟,再加入巴西利與檸檬汁提味,吃完鮮美的蛤蜊後再用麵包沾湯汁來吃,充分享受濃郁的海味。這道菜字面上的意思是「用Bulhão Pato方法烹調的蛤蜊」,Bulhão Pato是19世紀著名的葡萄牙詩人,這道菜因為他而聲名大噪,但他應該只是吃過這道菜而不是發明這道菜的人。(東坡肉的概念?)




甜點

葡式蛋塔(Pasteis de Nata)
葡式蛋塔不只名揚國際,連當地人也很愛吃。Pasteis de Nata 字面上的意思是「奶油做的小點心」(pastry of cream),外層的塔皮酥脆有嚼勁,內餡是滿滿的超甜卡士達醬,幾乎都要爆漿了。蛋塔對葡萄牙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日常食物,趕時間的時候一顆蛋塔+一杯濃縮咖啡就可以當早餐,也可以當下午茶點心。

不過如果到里斯本旅行的話,一定要試試舊城區的名店Pasteis de Belém,他們的蛋塔叫做「貝倫蛋塔」(Pasteis de Belém),做法跟一般的葡式蛋塔稍有不同,據說他們用的是來自修道院的神秘配方,經過訪客口耳相傳成為貝倫區的知名點心,也變成遊客必朝聖的美食。Pastéis de Belém 創立於1837年,因為當時的葡萄牙政府下令收回修道院,僧侶與修女無處可去,只好賣起他們自行研發的甜點,現在很多葡式甜點都是僧侶與修女發明的。

對了,葡萄牙的葡式蛋塔跟澳門的不一樣喔,澳門的葡式蛋塔是一位英國技師發明的,他根據當時在澳門可取得的食材修改了配方,後來用自己的名字開了店,也就是現在的安德魯蛋塔。我沒有吃過澳門的葡式蛋塔,但據說肯德基的蛋塔是由安德魯的前妻瑪嘉烈技術指導,所以本質上還是「澳門式蛋塔」。肯德基的蛋塔內餡口感像布丁,外皮比較軟綿,但我想念葡萄牙的時候還是會去吃。



葡式蛋塔(上上圖)、貝倫蛋塔(上圖)
兩派的支持者在里斯本涇渭分明,但我各吃了好幾個還是吃不出差別


家常甜點(Doce da Casa)
幾乎每間餐廳都會供應這道甜點,作法與調味可能略有不同,但大致都是餅乾+煉乳+鮮奶油+碎餅乾,然後放進冰箱冰。超級罪惡但是好好吃~



駱駝口水(Baba de Camelo)
用煉乳跟蛋黃調製的超黏稠甜點,上面灑的是杏仁碎粒。又甜又香但十分罪惡。



小點:下酒菜與點心(鹹)

法國小姐(Francesinha)
葡萄牙的傳統美食之一,不過這在北方比較常見,里斯本不是每間餐廳都有供應。這種菜的做法是一層吐司一層肉(火腿、培根、肉排之類的),大概疊個三四層不同種類的肉,最上面打一顆蛋,然後淋上濃濃的醬汁,配薯條吃。不知道「法國小姐」的名稱是從哪裡來的,感覺熱量太高了跟法國好像沒什麼關係啊XD


這間餐廳剛好可以點半份餐,對我而言真是福音 XD
實在無法想像一整份是要怎麼吃完

葡式香腸(Choriço)
葡式香腸可以入菜、燉湯,也可以單吃,不過口味還滿重的,通常會配麵包。這裡烤香腸的方法是用一種特殊的盤子,在盤底倒酒然後點火,把香腸放在上面烤。


葡式香腸雖然常見,但也不是每個都好吃
我們來的這間小酒館很厲害,香腸本身很好吃,店家的功力也很強
香腸片得很細但不切斷,吃起來很方便,也不失美觀



烤香腸專用的盤子,上面就寫著「烤香腸」XD
(圖片來源:Piglet in Portugal


油炸小點:鱈魚丸、咖哩餃、可樂餅
葡萄牙曾擁有海上帝國,掌握貿易路線,在航線沿岸建立了不少聚落,足跡遍佈歐、亞、非洲。時至今日,雖然葡萄牙早已失去對這些地區的控制力,但各種異國文化卻已深植於葡萄牙本國的文化當中,並且在葡式料理發揮影響力。例如葡萄牙人下午茶愛吃的小點心,其中稱為Samosa的三角咖哩餃據說便是來自印度果亞(Goa)的前殖民地,內餡是以咖哩調味的肉類,香辣帶勁。

炸鱈魚餅(Pasteis de Bacalhau)則是道地的葡萄牙點心,將刨成細絲的鱈魚絲以香料調味,塑型成橢圓丸狀再下鍋油炸,吃得到鱈魚香味與香料味。

前面提到的可樂餅(Croquette)則與台灣吃到的日式可麗餅不同,葡萄牙的可麗餅內餡主要是肉,沒有馬鈴薯,但沾麵包粉油炸的做法是一樣的。


由上到下是咖哩餃、炸蝦餅與炸鱈魚餅,除了炸蝦餅的味道真的不合我胃口以外,其他都滿好吃的


飲料

UCAL巧克力牛奶
只在葡萄牙販售的巧克力牛奶,不像台灣喝到的調味乳那麼甜,巧克力含量超高,味道也很香濃,擄獲全世界遊客的心XD 通常是早餐喝,咖啡店(除了不供餐的)幾乎都有賣。



請注意後方的巧克力牛奶 XD
在葡萄牙點飲料,店家都會提供玻璃杯
UCAL的杯子很可愛,寫了很多巧克力是好東西之類的話


Guaraná提神飲料
這種飲料來自巴西(前葡萄牙殖民地),Guaraná是當地特有的植物,果實含有大量的咖啡因,在提煉糖漿的技術成熟之後,就有人提煉Guaraná的糖漿做成飲料。我個人覺得沒有特別提神(可能平常咖啡喝太多),但餐廳有的話就會點來喝,詳細的風味我不太記得了,但印象中滿順口的,可能香香甜甜的吧。


會知道Guaraná好像是因為某位PTT板友寫的
圖片來源:Caffeine and You


以上就是我認為比較特別的葡式餐點,最後也分享一下我的用餐經驗。
1. 葡式料理普遍非常鹹,建議請店家不要加鹽並提供鹽罐讓你自行調味,或是請他們加一半的鹽就好,比較不會影響食慾。
2. 葡式料理的份量普遍很大,大概是一個很餓又很會吃的男生吃飽的程度,很容易吃不完。在餐廳用餐的話,可以兩個人分食主菜,再點個前菜或甜點。吃不完也沒關係,葡萄牙人不會譴責你浪費食物XD
3. 每道菜都會搭配主食,通常是炸薯條或是薯片,其實還滿好吃的,但不習慣的話可以換成米飯。


祝大家在葡萄牙用餐愉快!


2017葡萄牙遊記(四):世界遺產以外的歷史美景


從愛德華七世公園俯瞰里斯本市區


前面提到,世界遺產或許可以當作一種指標,但我個人認為不需要過度解讀或是刻意「收集」,而本篇要介紹的就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「非世界遺產」歷史景點。


里斯本舊城區(Baixa, Chiado, Alfama)

如果要用一條路遊覽里斯本市區,從自由大道(Avenida da Liberdade)出發是最好的選擇。我們從俯瞰市區的愛德華七世公園(Parque Eduardo VII)出發,經過龐巴爾侯爵(Marquis de Pombal)圓環 ,這裡是里斯本最高級的地段,兩旁林立著五星級飯店與精品店,里斯本台北經濟文化中心也在這裡。


龐巴爾侯爵圓環


繼續往下走就是所謂的舊城區,沿途經過復國英雄紀念碑(Monumento dos Restauradores)、里斯本(Lisboa-Rossio)車站、侯西烏(Rossio)廣場,終於來到里斯本舊城的精華區Baixa。

葡萄牙雖然從14世紀就已經獨立,但在1680年因為王室絕後而陷入繼承危機,當時鄰國西班牙的國王因為也有葡萄牙王室的血統,因此趁機入侵葡萄牙成立「伊比利聯盟」,西班牙國王兼任葡萄牙國王長達60年之久。1640年,葡萄牙貴族趁著西班牙政府討伐加泰隆尼亞的空檔發動革命,擁立新國王,葡萄牙再次恢復獨立。也因為這段歷史淵源,前陣子加泰隆尼亞發生公投獨立爭議的時候就有人評論:「西班牙是葡萄牙跟加泰共同的敵人。」


  復國英雄紀念碑是壯觀的方尖碑,紀念葡萄牙重新獨立、脫離西班牙統治
綜觀歷史會發現西班牙真的滿不安分的 XD
葡萄牙小國小民也是十分堅毅



廣場地面都是用手工打造的方形小石塊鋪成
而且會做出類似馬賽克效果的花樣
每個廣場的花樣也都不同


侯西烏廣場正式名稱是「佩德羅四世廣場」(Praça do Pedro IV),這裡最早從中世紀就開始有人群聚集,一直到現在假日還會舉辦市集等活動,四周有很多咖啡館與傳統商店,是里斯本最熱鬧的廣場之一。這裡最有名的是高聳的國王雕像、美麗的噴泉以及馬賽克地磚圖案,波浪狀圖案看久會覺得有點眼花 XD 但真的很漂亮。


侯西烏廣場一天到晚都很熱鬧
廣場邊的咖啡店接近半夜都還有人在喝 XD



以前的里斯本火車站,現在是地鐵站


提到里斯本的歷史就不得不提1755年的超巨大地震,據說地震規模高達8.5,而且引發了海嘯,造成非常嚴重的傷亡,里斯本市區也幾乎全毀。當時的首相龐巴爾侯爵是啟蒙運動的支持者,十分具有科學精神,很快就發出清理災區的命令,避免瘟疫爆發。他也用這種科學的精神重新規劃市區,因此從侯西烏廣場到商業廣場(Praça do Comércio)一帶的街區很方正規律,建築風格簡潔雅致,而且結構堅固足以抵抗地震。


奧古斯塔拱門(Arco da Rua Augusta)與商業廣場是里斯本市區成功重建的代表
不只裝飾華麗氣派,而且處處都放上軍隊徽章


欣賞Baixa的王國榮耀(XD)之後,轉個彎就進入鄰近的Chiado,這裡是購物與用餐的好地方,有許多精緻可愛的店家,也有國際品牌與百貨公司,而且這裡的人氣多了一種溫馨感。

我們來這裡主要是為了參觀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書店 —— Bertrand 書店(Livraria Bertrand)。這間書店從1732年開始營運到現在,不只散播知識,也是文人與各路政治人物愛好的聚會場所。經過時代更迭,書店的櫥窗整修變得現代化,但內部仍保留了古建築的尖頂圓拱。


金氏世界紀錄的世界最老書店 —— Livraria Bertrand


Chiado鄰近的知名景點還有聖裘斯塔升降梯(Elevator de Santa Justa),頂端的觀景平台能將舊城區盡收眼底。搭電梯來回票5.15歐含頂樓門票,但如果你有里斯本交通套票就不需要另外付費;如果不是一定要搭電梯,也可以走小路抵達觀景台售票口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觀景台入口買了門票後要再爬一個很恐怖的旋轉樓梯,高空景色一覽無遺,爬到一半會覺得自己是懸空的,有懼高症的人記得別往下看... XD 但是非常漂亮!很值得!


聖裘斯塔升降梯是里斯本的著名地標之一



Alfama則是另一種里斯本風情,相較於雅致的Baixa與亮麗的Chiado,Alfama保留了完整的庶民文化,這裡的房屋樸素甚至老舊,巷弄陡峭、狹窄又蜿蜒,前後棟的鄰居甚至可以隔空借醬油(他們應該是橄欖油 XD)或傳遞東西。每到六月的慶典季節,這裡都瀰漫著烤沙丁魚的煙霧與氣味,而且四處張燈結綵,人群熙來攘往十分擁擠,最好還是小心隨身物品。

我真的很喜歡這種繁華落盡卻又隱含生命力的感覺,Alfama不光鮮亮麗,但卻保留了許多里斯本人的回憶。


在地面行駛的軌道電車(tram),超級復古可愛的



色彩繽紛的彩帶全部掛在一起也是一種美感
另外,從桌子傾斜的角度可以看出這裡地勢有多陡 XD



克盧什宮(Palácio Nacional de Queluz)

有人將克盧什宮稱為「葡萄牙的凡爾賽宮」,這兩座宮殿同樣是氣派又精緻的洛可可風格,花園佔地廣闊而且設計十分精巧。這兩座宮殿也都是王國盛世的象徵,克盧什宮正是在葡萄牙海上帝國最昌盛的時期建造的。

我們的世界史課文在講海上霸權時提過荷蘭與西班牙(可能是因為殖民過台灣的關係),但卻很少提到葡萄牙(但他們幫台灣取了一個很國際化的名字,明明功勞就很大XD),其實葡萄牙跟西班牙開始航海的時期接近,而且勢力也相差不遠,為此還出動羅馬教宗幫兩國「劃分世界」好讓任何一方不會7pupu。總之葡萄牙靠著高超的航海技術與經商能力成為航海大國,而且在殖民地巴西發現了大量的黃金,成為巨富(不過不到一百年就花完然後弱掉了,哭哭)。

不過還是要感謝這些暴富的王公貴族們,我們今天才有超漂亮的宮殿與藝術品可以欣賞。



典型的巴洛克庭園,草木居然可以弄得這麼精緻
實際看到真的很震撼
水池中間的雕像是海神Neptune



名叫「王位廳」(throne room)的超豪華氣派空間
就是克盧什宮的正殿(X)主廳(O)
當下有點想穿超大澎裙禮服+超誇張假髮在這裡跳舞



國王與皇后的房間
後面有一間嬰兒房,是小王子的房間
可惜不能走進去參觀



磁磚廳(tile room)顧名思義貼滿了彩繪磁磚
描述葡萄牙航海家在世界其他角落看見的奇人異事



中國的朋友在這裡站這麼久真是辛苦了XD
雖然乍看之下有點荒謬,但好像也是滿寫實的
對當時的歐洲而言,中國果然還是最神秘的地方之一



皇后的更衣室
牆上的繪畫是試穿衣服的小朋友們,超級可愛


克盧什宮的花園設計也非常有名,而且佔地廣大又很舒服,就算在這裡待上一天也沒問題,不過因為時間關係,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參觀宮殿內部,就無法把花園的景點都看完,或許等到他們完成整修後可以再去一次。



馬夫拉國家宮(National Palace of Mafra)

馬夫拉宮殿的年代早於克盧什宮,建築風格也稍微早一點,是雄偉壯闊的巴洛克風格,而且整座宮殿超級大,是葡萄牙最大的巴洛克建築群之一。

馬夫拉宮是我們此行最驚豔的景點之一,我們本來只在外面晃,但突然發現正面的教堂有一道小門微微開著,就悄悄進去了。進去之後發現裡面超級漂亮,而且馬夫拉宮是國家古蹟,每個月的第一個週日可以免費參觀,因此我們趁著免費參觀日又來了一次,真的很嘆為觀止。

馬夫拉宮除了貴族居住的宮殿以外,還設有大型的修道院,以及藏有4,000本珍稀書籍的皇家圖書館。王室成員們平常不住在這裡,但他們喜歡來這裡度假,因為這裡靠近皇家獵場。


除了壯觀找不到什麼詞來形容的建築立面
光是寬度就有220公尺
就算只是開車經過也一定會注意到



默默闖入還拍了照的禮拜堂(錯誤示範請勿模仿)
請大家在正常時間參觀,看起來一樣壯麗
參觀後會想在教堂結婚XD



宮殿內的「音樂廳」(music room)
椅子看來隨意錯落但莫名有種和諧感
似乎可以想像仕女們聆賞音樂的樣子



狩獵廳(hunting room)陳列著貴族遊獵的戰利品
在重視動物權的現代看來十分突兀甚至可怕
但或許這就是當時的潮流



皇家圖書館的其中一角
這裡的書看起來保存得不錯
不像科英布拉大學圖書館得請蝙蝠來保護書



皇宮的房間是由一條貫通的走廊連接
感覺就像展示廳一樣完全沒有隱私(不過隱私大概也是現代才有的觀念)
據說國王與皇后的房間離太遠,國王來時要演奏小號提醒皇后準備XD


奧比都斯(Óbidos)

很多人都說奧比都斯是葡萄牙最美的小鎮,我不會這樣說,因為還沒玩遍無法斷言,哈哈!不過這裏的確是距離里斯本最近、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鎮之一,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,連台灣的旋風旅行團也會來參觀,可見這個景點有多有名。

奧比都斯的歷史其實就是整個葡萄牙的歷史,羅馬時期之前就有人在此居住,五世紀末西羅馬帝國滅亡、西哥德人入侵,進入所謂的「黑暗時代」,一直到八世紀換成摩爾人在這裡定居。12世紀北方的王室趕走摩爾人、「收復」奧比都斯。1210年,當時的國王阿方索二世(Afonso II)將奧比都斯賜給皇后烏哈卡(Urraca),奧比都斯因此有了「皇后鎮」的暱稱,而且王室也定期為奧比都斯提供財源。或許是因為這樣,這裡一直停在中世紀,街道與建築都沒有改變。

來葡萄牙之前我完全不知道「葡式風格」是什麼,來到奧比都斯就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了,跟想像中的歐洲或地中海地區還是不太一樣。


白色跟寶藍色的對比超搶眼
加上家家戶戶都有的茂密植物
超有異國風情



奧比都斯的民宿
想多待幾天的話可以住住看
但請注意這裡車子進不來而且要爬石頭樓梯



從城牆上俯瞰整個小鎮
這裡都是中世紀的石造房屋
不知不覺就開始想像起騎士與仕女的故事



奧比都斯的餐廳滿多家的
價格可能偏高但怕麻煩的話在這裡吃也無妨
而且在美麗的花叢下吃東西很有情調


奧比都斯最有名的景點之一就是聖瑪莉亞教堂(Church of Santa Maria),內部裝潢十分精美,天花板有壁畫,兩邊的牆壁以彩繪磁磚裝飾。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(Afonso V)在這裡與表妹 —— 科英布拉的伊莎貝拉(Isabella of Coimbra)結婚,因此奧比都斯也被稱為「婚姻小鎮」。據說他們是相愛的(而不是政治聯姻),聽起來稍微好一點XD

現在也還是可以在這裡結婚喔(意味不明),男友的朋友就在這裡辦婚禮,不過費用應該不便宜就是了。


聖瑪莉亞教堂內部
彩繪磁磚看久好像會有密集恐懼症XD


來到奧比都斯可以不在餐廳跟咖啡店消費,但一定要喝街上賣的酸櫻桃白蘭地(Ginjinha),是這裡的名產。酸櫻桃(Ginja)是葡萄牙常見的植物,果實大概像毛豆仁那麼大,通常不會直接吃,而是做成酒。酸櫻桃白蘭地很甜,但其實滿烈的,通常是吃飽才喝,酒量不好的人建議小口喝,而且喝一杯就好,我喝了一杯(大概兩口)就輕飄飄的......

但是滿建議帶一瓶酸櫻桃白蘭地回台灣當紀念品的,因為真的很好喝,我個人還滿推薦Espinhera牌,價格實惠喝起來不心疼,也可以放滿久。


奧比都斯路邊隨處可見Ginja或Ginjinha攤販
喝完還可以把巧克力杯吃掉